黄兴国版画作品亮相北京
9月15日,由北京光宇美术馆、河北师范大学美术设计学院、河北画院联合主办、莫堂国际美术馆、图书馆艺术、桥梁艺术空间、博瑞同心(青岛)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合赞助的“城市死亡——黄兴国作品展”在北京光宇美术馆拉开帷幕。
黄兴国介绍展
据报道,黄兴国现为河北画院雕塑院院长,祖籍湖南,在中国北方的一个普通小镇出生长大。像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,他也渴望外面的世界和所谓的城市生活。当时,“城市”似乎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所有期望。但是当他真正开始在城市里学习、创造、定居、结婚和生儿育女的时候...许多年后,他突然发现关于这座城市的梦开始时并不近,而是越来越远。起初,在失去时间的背景下,渴望逃离的市场的稍旧但脆弱的生活变得更加珍贵。
20世纪90年代中期,黄兴国偶然发现了他在法国和意大利拍摄的照片。由于储存不当,照片粘在一起,表面受损。然而,正是从这些破损的照片中,黄兴国看到了拼贴、覆盖和零碎的感觉,这与他内心最想表达的今天城市的印象是一致的。然后是一段很长的实验和探索时期。直到2016年,黄兴国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载体——木刻版画。他将许多个人经历和记忆,如对今天城市的担忧和对旧日的怀念,融入了他长期的持刀工作中。2018年,这组作品完成,黄兴国被命名为“城市之死”。
观众参观
在这些版画作品中,黄兴国充分展现了他希望向公众展示的城市的丰富形象。断开的笔画会重复叠加。刀痕的变化隐约可见这座城市的模糊形象,仿佛它正在消失。由此,艺术家对过去的关心和对现实的忧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碰撞是人类永恒的命题。从黄兴国的角度来看,虽然他对这个城市的现实表达了一种略微沉重的思考,但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个城市中受到触动,并平行前进,让明天更美好。
中共中央美术学院副书记王邵军在开幕词中说,黄兴国把“死亡”和“城市”联系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。城市迟早会消亡,但新城市会再次崛起,但我们应该早点考虑这个命题吗?如果一个人能面对“死亡”的命题,他就会活着并理解。然而,如果一个城市考虑到“死亡”,那么今天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很清楚了。
北京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邹峰说,学习有两个方面:一个是学术理论,另一个是实践。经过多年的不断思考和实践,黄老师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艺术理念和风格。在今天的展览中,他用强烈的视觉语言和各种表情向每个人展示高贵的社会思想。
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复明说,作为黄先生的同事,这次展览让他大吃一惊,因为黄先生是一位雕塑家,但这次有这么多版画作品。事实上,艺术家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总结,所以变化是正常的,但是他们能得到的越多,他们就越勤奋。
光宇美术馆馆长马春光认为,《城市之死》系列版画作品告诫我们不仅要永无止境地享受自然资源,还要珍惜它们。黄先生的作品以宽广的视野、宽广的思维、宽广的格局和广阔的氛围展现了他对城市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据报道,这个展览将持续到10月15日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帆)
精彩图片
最新新闻
10月2日到8日,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将在北京园博园举行,届时园博园三分之一的地方将上演370多场演出,市民可以在这7天的时间里“近身接触”各种各样的戏曲艺术,沉浸在“园林中的戏曲”与“戏曲中的园林[详细]